《中国住宅设施》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日常生活中的居住实践 ——以深圳40年住宅发

 
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0
 

引 言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与衣服和食物相比,住房是一种特殊消费品,价格高,使用时间长,且综合体现了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居民的认知和需求。 住宅发展是个多面向过程,全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界对住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住宅规划和设计、住宅政策、城中村问题等方面。(1)Andrew Golland and Ron Blake, :Theory,: Routledge, 2004, P.4.目前这些住宅研究虽然已经涵盖了住宅政策、社会影响、房屋空间设计等多方面问题,但是考察居民日常生活中居住行为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日常生活中居住问题的代表当属Michel De Certeau,空间实践是他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重点研究领域。他通过对法国一个街区居住者的访谈和观察进行居住实践研究,认为在精英阶层提供的空间中,普通人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微妙平衡下,加入了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使包含符号和制度的空间更适合个人实践并实现个人利益。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从城市空间、经济活动到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系列土地改革和住房改革措施改变了中国的住房模式,从福利分房制度演变成住房商品化,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住房需求,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住房消费,住房质量和环境得到很大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得以重塑,并引起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受国际关注的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缩影。深圳在住房改革、住宅设计、房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跑地位。住宅建设既是影响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深刻影响了深圳人的日常生活。

在过去两年中,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以及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此问题展开调研。受访人一共三十三人,在年龄、性别、职业上的筛选均有一定覆盖面和代表性。受访人大部分已婚,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男女性别基本均等。职业包括在政府机构、外企、国企、民企等不同机构的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有公务员、地产中介、投资经理、律师、医生、清洁工、美容师等多种职业,也包括自由职业者、家庭主妇、退休人员。83%的受访人均已买房或住在父母家,部分人拥有两套以上住宅(受访者基本信息见图1)。问卷则分为住宅、交通、教育、养老、消费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问卷通过纸质和微信两种方式发放,分别回收四十二份和四十五份,共八十七份有效问卷。回应问卷的以已婚人士居多,出生年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问卷者基本信息见图2)。

图1 受访者基本信息

图2 问卷者基本信息

住房不是快速消耗品,一旦建成就会在城市中存在至少数十年,深圳特区只有四十年历史,期间建设的不同类型房子几乎都可以找到。依据受访者描述,笔者以几个不同年代的住宅作为分析各时期住宅的案例。人们习惯了现在大多数住宅设计美观、施工精良、使用功能合理、社区景观怡人、设施完善,再回看深圳早期住宅,觉得那时候的房子设计和施工粗糙,材料和技术落后。但其实深圳住房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许多老旧房子是曾经的高档住宅或者设计典范,是很多内地城市的政府官员或房地产业者参观学习的榜样。不同时期的住宅要放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理解。

本文以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居住发展为研究案例,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借鉴Michel De Certeau的日常生活理论,结合设计和规划理论进行日常生活的居住实践研究。通过对访谈、问卷、实地考察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就深圳住宅的发展进行阐述,讨论住宅和社区如何规范人的日常生活,而人们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住宅的购买、改造、使用来表达自我,参与社区空间和形象的建构,潜移默化地影响深圳住宅和城市发展的。

一、早期的宿舍和微利房

受访和问卷中的人因为年龄、家庭、职业、经济能力等差异有着截然不同的住房经验,但是大部分人都有过住单位宿舍或者租房、买微利房、买商品房这样的住房升级换代过程。从受访描述中,我们可以还原出深圳住宅的迭代过程和不同年代房子的特征。参考马斯洛需求理论,笔者建构出住房需求模型(见图3),解释了住房迭代过程是人们对住房认识和需求逐步提高的过程。从无房到有房可住,解决了最基本的居住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产生了不同生活空间分隔的要求;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家庭,对物理空间的需求使住宅平面布局更趋向合理;随着人们对住宅鉴赏力的提高和个性化追求,住宅设计更趋于精细化,增加了不少如风格、品味等意向性元素。同时人们把需求从住宅本身扩大到住宅社区,对规划和环境提出了安全、朝向、景观、空间丰富等要求,并对邻里关系、居住氛围等提出更高层次需求,进而产生对住宅和社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最终实现理想家园的愿景。下面就几种典型住宅进行详解。

图3 住房需求模型来源:马斯洛需求模型详见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 50 (4): 370-96. (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

(一) 宿舍

据吴松营回忆,他1981年7月调入深圳时被安排暂住在新园招待所(即现在深圳迎宾馆),“我进了一座大平房的一个大房间……这间房子约有一间学生课室那么大,摆着十多张双层的架子床,上铺基本上都用来放行李杂物,下铺都有人住了……摆放好行李,到这幢平房的另一头的公共卫生间兼浴室洗澡”。一位同屋者说,“哎呀,深圳特区比我原来设想的还要落后”。(2)吴松营:《深圳的艰难与辉煌》,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2-43页。吴松营比较幸运,他很快搬离集体宿舍,被分配到市委干部职工宿舍——“路北宿舍”(即现在通心岭新村)。这批宿舍是五六层的多层建筑,而且是套型住宅。他分到了三室一厅近八十平米的新房,带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这令他“喜出望外”。但是“每栋宿舍之间是泥土路相通,对外是一条弯曲的泥沙路通向深南公路”,窗户看出去都是树木、农田、荒山,那些“在市里有了临时住房的,都不大愿意搬到这交通不便、缺水缺电的荒山野岭”。(3)吴松营:《深圳的艰难与辉煌》,第44页。这是深圳早期住房以及当时居民感受的真实写照。其实吴松营一个家庭能分到一个套型住宅已属条件优厚,许多家庭只能分到套型住宅中的一个房间。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国家实行福利住房制度,职工住房由单位解决,市场上供应的可租住房不多。深圳早期急于发展工业,城市建设优先工业区,住宅和生活配套设施很薄弱。有单位的深圳人大多能分配宿舍,但不同单位提供的宿舍条件差别很大。政府机构、国企、外企的条件比较好,宿舍大多数是楼房,一间集体宿舍一般不超过四个人,并可能设有独立卫生间。工厂宿舍条件次之,有楼房也有临时搭建用房,通常一个房间住八个人,整层共用卫生间。条件最差是建筑工地工人,几十人一起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即使是同一个单位,按岗位和级别给予不同宿舍待遇,例如工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宿舍条件较好,最多住四人,普通工人就是八个人居住。

宿舍建筑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廊式建筑(4)采取外廊式平面符合深圳南方城市的气候特点,南方春天潮湿夏天炎热,外廊适合通风,冬天温暖,行走在外廊不会感到寒冷,建筑不需要采暖不会产生能源损失问题。北方多采取内廊式,因为冬天寒冷,外廊不利于墙体保温以及采暖能源更易损失。,多数作为单身宿舍。早期外廊宿舍简单地用一条外走廊连接十几个单间,每层有公用卫生间和淋浴间,楼梯和公用房间通常位于建筑中间,以便提高每个房间到达效率。衣服晾在走廊上空,被走过的人注目而丧失私密性,而且衣服滴水会让经过的人非常不舒适。后来宿舍平面布局开始逐步改进,先是每个房间加了阳台,解决了晾衣服问题,接着在阳台位置挤出一个小卫生间。另一种是套型住宅,即有一至四个卧室(以二和三个卧室为主),有独立厅和厨卫的成套住宅,例如最早建设的政府宿舍通心岭小区,多层楼梯房,有两房70平方米和三房78平方米等主要户型(见图4)。套型住宅的每个房间通常住两个人或一家人,共用套内的厅和厨卫。有些条件好的单位,会给职位级别达到要求的已婚员工分配一套房。

住房商品化后,单位不再提供住房。以前的宿舍楼目前大多还存在,但是大部分不再作为宿舍来使用,套型宿舍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房改时作为福利房或微利房卖给了员工,走廊式宿舍作为出租物业由企业物业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社会招租。招商蛇口工业区宿舍目前是工业区的出租物业,笔者探访了其中的四海宿舍和水湾C区宿舍。四海宿舍是早期建设没有阳台的宿舍,走廊上依然晾满衣服,装了空调的住户把空调外机挂在走廊墙壁上(见图5)。水湾C区的每间宿舍有阳台和卫生间,但阳台都被住户改成厨房,所以走廊上也是挂满衣服。由于现在居住的是社会租客,每间房居住人数没有限定,显得较为杂乱。经租户允许,笔者进入了水湾C区首层一个房间拍照(见图6),租户告诉笔者,他们夫妻从外地来深圳打工,孩子带在身边,老人过来帮忙照顾孩子,所以他们一个房间住了三代五个人;房间内摆了三个架子床,阳台被改造成厨房,使用瓶装液化气;这样一间房月租金为1500元,每年都会加价。这是深圳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的缩影。

图4 深圳福田区通心岭小区

图5 深圳蛇口四海宿舍

图6 深圳蛇口水湾C区宿舍

(二) 微利房

深圳微利房于20纪世80和90年代由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建设,以优惠价(多数是成本价)卖给符合条件的申请人。80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小区,主要包括蛇口工业区的花果山社区、玫瑰园、招北小区、爱榕园、翠竹园等,以及市政府建设的通心岭小区、园岭片区、下步庙、红岭村等。早期这些住房作为宿舍分配给政府员工和企业员工。1984年蛇口工业区率先推出住宅商品化方案,鼓励工业区员工购买住房。1986年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开始了住宅制度改革,这些套型宿舍是最早的福利房和微利房,陆续以每套一万到几万的价格出售,变成了私人物业。90年代市政府和区政府开始建设大规模的微利房社区,多数是多层与高层的混合社区,包括梅林一村、益田村、桃源村、三环村等。早期微利房需由企业代为申请购买,90年代之后则由个人直接向政府申请购买,前提是已婚且夫妻双方均为深圳户籍人口。

茅巍、王小末在《住的革命》中把1996年之前建设的住宅定义为深圳住宅第一代产品,虽然笔者不同意这种一刀切的分法,但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代产品是“粗放型开发”、属于“温饱型和低成本消费”的观点(5)茅魏、王小末:《住的革命》,海潮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是值得借鉴的。深圳住宅虽然在当时已经属于先进设计,但也仅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目标,以实用性为重点。多层住宅阶段,住宅空间功能划分含糊,厅通常没有区分客厅与饭厅,只设一个卫生间,没有主人房套间概念。消费者通常关心的也只是房子面积和平面是否方正实用,对于外部环境和管理没有提出要求,因此大部分多层小区采用最符合朝向、采光、通风要求的行列式排列,建筑之间植草种树就是绿化,没有社区和安全管理意识,仅通过每栋楼的防盗门和每家的防盗网来进行安全防范(见图7)。住宅配套设施也是以基本生活需要为主,配置肉菜市场、学校、幼儿园、小商店等,没有满足休闲、娱乐、运动需求的设施和空间。在材料和技术上沿用国内标准,早期使用大量预制板和预制门窗,墙体水泥标号低,大量使用黄泥砂浆,粘结度差,预制板搭接只有10-12厘米,安全性很差。后来开始用现浇楼地板的方式,但是楼板设计厚度只有10厘米,而且经常被偷工减料做成了8厘米,在这样的楼板上走动会有摇晃感。(6)信息来自访谈人。到了建设高层微利房时,从设计到建造各方面才有较大提升。以梅林一村(7)梅林一村位于福田区梅林水库南面,是深圳市住建局开发的大型微利房社区,总用地38.38公顷,总建筑面积74.76万平方米,容积率3.5,绿化率46%,停车位2910个。梅林村分为十三区,均为高层建筑,首层架空顶层复式。由于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物业管理,梅林一村被誉为“亚洲第一村”。为例,住宅平面上实现了“三明”,即楼梯、厨房、卫生间都是自然采光,开始出现双卫生间以及干湿分区理念,小区规划出现围合式布局,推行人车分流,并设计了直饮水和中水回用等环保概念。

图7 防范薄弱的防盗门和防盗网

早期深圳住房缺口大且财政薄弱,所以微利房建设既要控制成本又要赶工期,导致施工质量水平较低。但是微利房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材料和技术水平,而只能用于理解当时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生活空间的理解和需求,因为商品房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比微利房高很多。

二、住宅与社区的迭代:商品房时代

深圳商品房开发始于20纪世80年代初期,但是基本全部外销。1980年深圳成立了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并建成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房子还在图纸阶段,就被港澳和海外华人抢购一空。同样位于罗湖的怡景花园(8)怡景花园位于罗湖区黄贝岭,总用地27.78公顷,建筑面积10.93万平米,由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开发,始建于1982年,1988年全部建成。全区分为五个组团,建设了42栋六层公寓和266栋两层别墅。项目规划灵活运用地形和自然景观,公寓平面Y字形或长方形,保证了好朝向和景观,且不产生视线干扰。建筑立面为西班牙风格,材料高级做工精美。别墅区配置了小学、幼儿园、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等。整个别墅区绿化精心种植和维护,形成了非常宜人的居住环境。详见建设部房地产司、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深圳建设局国土局、深圳房地产协会合编:《深圳房地产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80-183页。也全部销售给香港人或海外华人。从图8可见其设计和施工质量比同期的宿舍或微利房高得多,同时可以看出当时商品房开发建设已经有很大自由度,不会受限于国家住房设计和建设标准,主要基于开发商对目标客户需求的判断及成本和收益预期控制。1998年国家正式取消实物分房的住房福利制度后,以大众为主要消费者的商品房才开始大量涌现。随着住宅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房地产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开发商开始着力研究并引导购房者的需求,在成本可控、效益可期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住宅全面商品化之后,消费者通过选择住房获得了话语权,住宅发展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以说这时的商品房发展才真正体现了人们住宅需求的升级以及住宅建设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图8 深圳罗湖区怡景花园

深圳商品房迭代经历了建筑、环境、文化三个需求精细化过程,是深圳人居住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几个过程有发生的先后顺序,但是后者不会覆盖前者,即随着对环境和文化的需求,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商品房进化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学习海外建筑设计和规划理念的过程,是一个从盲目抄袭到融合本土元素兼收并蓄的过程。

(一)建筑平面布局

深圳住房最早的模仿对象是香港,尤其外销商品房,因为主要购买者是香港人,20世纪80年代的高层住宅从平面到立面都直接参照了香港设计,最常见是每层八户的井字平面,这样的平面可以减少公共面积,实现较高实用率。但是这样的设计只能有一半住户享有好朝向或好景观,而且容易产生不规则平面的厅或卧室。受访者都表示喜欢方正平面以方便家具布局,开发商也发现异形平面经常难以销售。

随着深圳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港拥挤狭小的住宅单元平面逐渐不符合人们需求,人们开始要求住宅内进行功能分区,比如厅分成客厅和餐厅,主卧室设专用卫生间,干湿区域明确区分等。同时洗衣机、冰箱等大件电器在90年代普遍进入家庭,空调机也成为南方城市度夏的必需品,电视屏幕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住宅平面上,客厅需要不断加大,厨房需要预留各种厨房电器的位置和插头,出现了安置洗衣机和晾衣服的服务阳台(即双阳台布局),外立面上开始设置统一安放空调外机的位置。很多家庭开始要求更多其他功能的房间,例如玄关、书房、工人房、储物间等。这些日常生活上的需求逐渐出现,引发了深圳住宅设计的不断变革和完善,进而朝着更为合理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住宅使用功能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发商开始在各种细节上做文章,以求每次推出产品新意以吸引顾客,比如收纳空间设计、最佳效率的厨房布局甚至开关和门把手的高度和款式等。最典型的例子是凸窗和入户花园(见图9)。凸窗是指凸出墙面的窗户,设计凸窗一开始是为了增加立面美观和加大窗面积以获得更多光线和宽阔视野,后来凸窗高度越来越高,出挑宽度越来越大,演化成增加使用面积的手段。入户花园是指把玄关设计成花园阳台的形式,可以采光和种植绿化,让回家感觉更舒适。深圳中海阳光棕榈园首创了第一个入户花园户型,受到了消费者追捧。而且,阳台在购买计价时只算一半面积,而用户装修时把入户花园用玻璃封闭变成室内空间,因此同样价钱获得了更多套内使用面积。凸窗和入户花园被开发商美名为赠送面积。(9)因为开发商利用建筑面积计算上的灰色空间,通过设计来“偷面积”并赠送给购房者作为销售亮点,引起各地政府重视,很多城市为此修订了建筑面积计算方法,以杜绝这种现象。各种赠送面积做法是开发商经久不衰的卖点,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相当于同样价格获得了更大面积,多位受访者表示赠送面积是选房的重要因素。

图9 凸窗与入户花园

(二)规划和景观

住宅平面布局满足日常生活上舒适、方便、健康等要求始终是选择住房最基本和重要的因素,但住宅建筑不断演化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住宅之外的居住环境,例如绿化、景观、活动、安全、交通、停车等。消费者的环境需求精细化促使开发商在项目规划和景观设计上做出很多变革,很多国外的规划理论和设计方法被运用到住宅区规划设计,并成为开发商推销的重要卖点。

中国居住区规划过去一直沿用苏联居住小区的布局原理,而居住小区原理源于佩里的邻里单位理论(10)佩里(Clarence Perry)是美国规划师和社会学家,是邻里社区的早期推动者,提出邻里单位理论。在汽车交通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他建议对居住区的研究应该从家庭生活及其周边邻里社区入手,创造一个舒适、安全、设施完善、友好的居住环境。详见 Clarence Perry. “The Neighborhood Unit, a Scheme of Arrangement for the Family-life Community”,, Vol.7 (1929).。该理论指导了世界上许多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并在不同的实践中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其中一个著名实践是1933年位于纽约郊区的新城Radburn的建设。这个新城规划运用邻里单位理论,针对不断上升的汽车拥有量和人车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适当改进,其创立的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完全分离的做法,被称为”Radburn Principle”(11)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页。,之后被很多国家的居住区建设所采用。滨河小区是深圳第一个融入人车分离概念的小区,通过二楼连廊把住宅连接起来,与连廊下的车行路分开(12)陈达昌:《深圳滨河小区规划设计-大空间住宅小区实例》,《城市规划》1985年6期。,虽然是不完全的人车分离,但是在1986年建成时已经令人耳目一新。建于90年代末的梅林一村由香港建筑师何显毅规划设计,是第一个在规划上实现人车分离的大型社区。之后,人车分流的规划理念被运用到很多项目,成为人们对住宅区规划的基本诉求,尤其受到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关注。

自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理论、建构现代规划理论体系开始,西方国家城市发展秉承的是建立在现代建筑运动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方法,即关注重点是城市物质空间的构成和组织。20世纪60年代开始,后现代城市研究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城市建设进行了反思和抨击,主张以城市生活和人的活动为角度来重新认识和建设城市。其中一些观点对中国规划和住宅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包括Jacobs提出的城市活力和混合街区观点(13)Jane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64.,以及90年代出现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新城市主义认为美国郊区化发展是浪费土地、能源、资源的低效发展模式,单一人口结构导致城市生活特色消失,因而倡导建设包容性很强的邻里社区,这个社区的住宅能适应各种不同规模、年龄、文化和收入的家庭。

90年代后期深圳往南山区、宝安区迅速拓展,开始出现大规模住宅社区开发,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被很多开发商挪用,有的参照其规划手法,而更多的只是把新城市主义复兴欧洲传统小城镇生活模式的理想作为销售宣传手段。招商蛇口工业区提出并实践的“社区综合开发”理念是真正契合了Jacobs的观点和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成功案例。对比很多超大型社区只是封闭的“卧城”,蛇口工业区则是一个直正的多功能混合的综合社区,实现了城市功能的融合,具有文化共生、规模经济、社会协调等特征。(14)胡政、林少斌、陆新之编:《招商与中国房地产业》,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73页。几名受访者从80年代刚来深圳就在蛇口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孩子都在蛇口出生长大,蛇口工业区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早期的宿舍、可负担的微利房和可选择的商品房,蛇口自己建设的学校也让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能在步行范围内上学,还有医院和不同类型的商业、文化设施可以满足他们购物、健康、文化、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需求。蛇口的这种开发模式得益于早期获得的大面积土地和自主开发权。但是大部分开发商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进行一个规模类似于新镇的开发,因此大部分的住宅开发项目就是单纯地提供商品房及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只是在公共开放空间、步行系统、建筑空间组合形态等方面模仿了新城市主义的方式,然后在销售宣传上搭配精美的图片和文字来推销一种更具人文色彩的生活方式,事实上只是一个个社区门深锁的城市孤岛(见图10)。

图10 深圳蛇口工业区

除了规划理念和方法,景观也是开发商满足消费者环境需求升级的重要手段。虽然中国历史上建设过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北京皇家园林,但是在90年代以前,人们对景观的理解就是园林绿化,即种上花草树木。居住区设计规范规定了绿地比例,只要符合面积要求并且铺草种树,就达到了国家标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人们开始关注房子之外的居住环境,不再满意单调的景观。在中国还很少本土景观设计师时,来自香港和欧美的景观设计公司成为房地产开发炙手可热的资源。住宅楼之外的空间全部成为景观设计范畴,首先配合策划、建筑、销售确定风格,然后考虑居民室外各种活动需求以配置不同空间和景观,还要考虑季节因素搭配不同色彩的植物等等。从各种售楼广告能直观了解开发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营造一种居住氛围,向消费者兜售一种生活方式。精美图片和或是温婉或是激越的文字确实能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在访谈中发现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还是以安全、卫生为最重要,然后是友善的邻居和美丽的景观。可见精美而有风格的景观能够在瞬间吸引消费者,但是从社区长期运营来看,安全、卫生、实用、方便以及能够促进邻里关系的公共空间和绿化才是人们日常生活真正需要的。

(三)人文环境

当建筑和景观这些物质元素都得到满足,居民就会有新的追求,那就是文化和心理的需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归纳为社会分层、情感归属、理想住家。社会分层就是社区和邻里所代表的阶层,情感归属是指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理想住家是指理想的生活空间和方式。这些方面并非分离的,而是之间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拉大,住宅价格从区位和交通、设计和建造质量、安全与物业管理服务、周边配套设施等各方面拉开差距。所有受访者都把价格列为首要考虑因素,认为购买力不足时谈不上其他要求,但是,笔者并不完全同意因为收入差距拉大而导致社会阶层分化,而阶层分化转化为居住分异的观点。(15)陈光金: 《住房:社会阶层的地标》,《品质:品牌》2003第1期。财富分化导致社会分层进而导致居住空间分异在美国城市非常明显,贫民集中在市中心,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集中在郊外,但深圳的居住分异除了收入因素,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原因。

与美国城市发展情况不同,深圳没有明显的中心区衰落、中产阶级往郊外迁移的过程早期的福田区和南山区可以理解成以罗湖为中心的城市郊外,而关外(今天的宝安、龙岗、龙华等区)可以理解为关内的郊区,但是人们选择去福田、南山买房,或者之后去宝安、龙岗买房,并非因为罗湖或者特区内的衰落而迁往郊区以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而是为了离工作地点近以减少每天通勤时间和费用,或因为当时同样数量的钱可以在新发展区获得更大面积的住房。深圳城市发展是产业先行以满足资本发展需求,通过产业发展依次形成不同的中心,并围绕新中心发展出居住和其他配套设施,并不是美国的居住往郊外蔓延的模式。所以深圳每个区都有老旧建筑、城中村和新建住宅区,呈现出高度混合发展的城市景象。走在深圳街道,可能这边是崭新高档社区,对面就是密集的城中村,因此深圳的居住空间分异发生在每一个小的片区,依靠每个住宅小区的围墙和门禁来区别。在深圳因为财富而导致的居住分异只发生在最顶层,即购买占据最好景观资源的高级别墅大宅的家庭可以标识为最富裕家庭。而其他商品房的购买者,只能说明他们的财富都可负担得起这个楼盘的价格,但并不表明他们财富相近,不同财富和职业的人选择了同样的楼盘是基于各自不同的原因。

去除价格因素后,即在他们可负担房价的前提下,受访者购房时(大多数在1990年至2009年间)考虑的因素各有不同,排在前面的是孩子教育、上班距离、房子布局、社区内部和外部环境,可见他们在早期选择住房时考虑的主要是区位、交通、房子本身这些物质因素,而不是人文因素。但当谈到如果再买房和居住理想时,受访者就提到了邻居素质、邻里关系、文化气息等人文因素。从基于物质因素到考虑人文环境,这是人们在过往居住体验中获得的经验。每个人在居住中逐渐了解自己在哪个社会层次更舒服、对怎样的居住区氛围更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然后归纳出自己对理想住所的要求。几位住在福田区的受访者都说就算搬家也是打算留在福田,因为“我们花了十几年时间终于等到福田区所有设施建成并成熟,不会愿意搬到一个标榜说有发展前途的新区,即使那里房价更便宜,福田这种文化氛围没有十几年是不会形成的”;有几位居住过不同区的受访者认为罗湖区最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所以他们最终会选择罗湖;还有些则喜欢宝安和龙岗的楼盘,认为这些楼盘更大更新更有发展潜力。可见每个人在各自的居住经验中,对不同区域有不同感受。总体而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受访者倾向于留在以前的关内,即罗湖福田南山,而80后、90后则认为住在关外也可以接受,只要配套设施完善。

以上以访谈为线索,讨论深圳住宅从宿舍、微利房到商品房,从建筑到社区规划和景观的发展迭代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在这个过程中深圳人对住房需求从物质因素上升到人文需求。但是选择住房只是居住实践的第一步,居住中的空间实践才是把房子变成家、把社区变成家园的过程,这是下面将详述的内容。

三、住宅空间重塑

Michel de Certeau认为空间(space)是被实践过的地方(place),例如,城市规划所规定的街道,被步行者使用后才转变为街道空间。(16)Michel de Certeau. Translated by Rendall,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P.xxi.同样道理,住宅和居住区由政府或者开发商建设,只是一个“地方”;房子分配给员工或者消费者购买并居住之后,通过居住者实践,才把“地方”变成了有意义的“空间”,即把一个房子变成家——家是一个“文化、社会、心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定义的复杂实体”。(17)Roderick J. Lawrence.“What Makes a House a Home?”EnvironmentandBehavior, Vol. 19 No. 2, March 1987.居住区则是居民入住后,在共同使用居住区公共空间和设施过程中形成一个社区特有的“礼仪”(propriety)(18)Michel de Certeau, Luce Giard, 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 P.19.,进而把“地方”变成了大家共有和共同维持的“空间”。

与Michel de Certeau所描述的20世纪70年代法国开放式住宅街区不同,深圳的居住区是有围墙和门禁的,每个居住区由不同开发商开发,销售后移交给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相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住宅是私人空间,而居住区空间仅限于居民使用,是介于住宅与城市之间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住宅和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有意或无意地重塑空间,调整着行为、表达着想法。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重塑包括对住宅和社区的重塑,图11说明了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住宅和社区从“地方”变成“空间”。

图11 补空间重塑模型的示意图

(一) 早期住宅空间分隔

在深圳住宅发展早期,住宅只是一栋栋孤立建筑,社区和配套设施尚未成型,人们居住在简陋集体宿舍或家庭宿舍。在既定的居住空间里,虽然空间有限、条件简陋,每个人依然渴望有个人私密空间,因此人们总是试图根据自己需求在有限空间中找到折中方案。

集体宿舍无论是四人或是八人一间,床是唯一的私人空间,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沿床边挂上布帘作为活动隔断,布帘收起则与宿舍相通,布帘放下则围合出私密空间,在需要时(例如睡觉、换衣服)可避开他人注视的目光。在床上架一块板用作书架和桌面,拉一根绳子可以挂衣服,床上铺一块布,变成招待朋友坐的地方。一个1m*2m的空间从单一睡觉功能变化成客厅、书房、卧室的综合空间,在集体生活中勉强获得了一些私密性和基本生活需求。

在家庭宿舍中,通常一个家庭分配到一个房间,与其他家庭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因为家庭成员结构和年龄不同,不同家庭有各自的空间使用方式,通常会用木板或布帘进行空间分隔。最常见的是分隔出厅和卧室,入门处为厅,是一个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待客的客厅,吃饭的饭厅,看书做功课的书房,有些家庭还会在厅的一角搭出小厨房,以避免公共厨房的拥挤。有孩子的家庭根据孩子年龄进行空间分隔,小孩子通常愿意粘着父母,长大的孩子会要求个人私密空间,此时就需要把厅房分隔板往房里移动,厅稍微加大后,加进一张床(不止一个孩子就要加双层床),并以布帘围合,孩子的私密空间也就限定在床的范围了。家庭成员的需求各异,但只有一个生活空间,除了通过空间简单分隔,家庭成员还需要“互相协商妥协,不仅在于空间使用,更是家庭内部关系的维护”(19)Yan ,Intimacy,andFamilyChangeinaChineseVillage1949-199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31.。

那时候虽然没有居住区的概念,但还是有一些公共空间,比如走廊。走廊上空通常挂满衣服,每个房间门口的走廊空间通常被挪用为堆放杂物、自行车等。公共空间私有化使用是当时很常见的现象,这是在拥挤的居住条件下大家互相体谅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默许。

一位受访者描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五口挤在一个房间住了半年的尴尬情形。她的宿舍是三房一厅中的一个卧室,需要和另外两家(都是三口之家)共用厨房和卫生间。一开始只是他们夫妇二人居住,房间放一张大床、衣柜、桌子,还是挺宽敞的,而且两人都早出晚归,吃饭在单位食堂或外面小餐馆,不使用厨房,使用卫生间则尽量避开繁忙时段,所以觉得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比起那些夫妻分别分配了集体宿舍、不能团聚的情况,还算条件不错。后来儿子来深圳上学,夫妻经常需要加班和出差,所以父母来照顾孙子。先不说三家共十一个人共用一个厨房和洗手间的繁忙情景,他们那个房间住五个人实在拥挤不堪。原来的大床推到窗边,加了一张双层床(下面床宽1.2米,上面床宽1米),外婆和孩子睡下床,外公睡上床,但是孩子已经八岁,不愿意和外婆挤一张床,于是又买了一个折叠床垫,晚上铺地上给儿子睡,白天收起来放在床底下。这样挤了半年实在无法忍受,她就租了一个两房一厅的小单元,虽然多花很多钱,但是生活质量提高,每天心情都好了。可见居住条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市场上有供给且自身有经济能力时,人们都愿意获得更好的居住空间。只有住宅商品化后,习惯了忍受着拥挤且缺乏隐私的居住条件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拥有属于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理想来使用的居住空间。

(二) 住宅装修

商品房由开发商开发建设,通常有两种交付标准:毛坯房和装修房。毛坯房只是划定了居住空间并配置相应的水电接线。买家购房后需要进行装修,很多人在结构允许的前提下会重新规划房间布局和布线,所以以毛坯房交付的住宅会呈现完全不同的装修标准和风格。装修住宅按照开发商制定的标准进行了室内装修,买家只需要购买家具和电器就可以入住,但有些买家对标准装修并不满意,还是会对房子进行重新装修。(20)装修房一般会有几种装修标准供买家选择,附以不同装修价格。装修房由开发商统一采购建材和统一施工,更利于环保,而且不会造成交付后每家装修造成的互相干扰。装修房很受没有时间做装修的双职工家庭欢迎,但缺点是缺乏个性,买家只能通过装饰和家具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化追求。对装修房重新装修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制造很多建筑垃圾。尤其工业化方式建成的住宅,很多墙体、管线、固定家装是一体化的,开发商一般不允许买家进行二次装修,如需重新装修需要得到开发商批准并由专业公司来设计施工。

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重塑通常就从房子的装修和装饰开始,这是住宅个性化处理的过程。买房者通常因为家庭人口结构需要进行房间布局调整,或者是生活习惯和爱好需要一些特殊空间,比如需要设置书房、健身房、儿童游戏房、酒吧台等。装修标准不同可以使同一个住宅装修费用相差很大,从装修材料、灯具、家具、电器品牌等就反映了住户经济实力。装修风格则反映住户的爱好和品味,例如有人喜欢富丽堂皇的欧式装修,复杂的吊顶和墙线、华丽的石材铺地、配上闪亮的水晶吊灯和细部复杂的仿欧式家具等,塑造欧洲贵族生活氛围,而有人喜欢中国传统风格,使用屏风、红木家具等,也有人选择简约的现代风格。房子装修是买家完全自主展现个性的过程,既满足生活所需,也满足审美趣味,进而实现个体的理想生活空间。买房者在装修中受到的制约首先是本身的经济能力,其次是当时市场上所提供的装修技术、材料、家电、家具等。在风格上,除非买家有强烈的个人爱好,大多会受到当时流行的装修风格影响。装修过程是不断听取来自设计师、朋友、家人的热心建议,不断比较市场供给和价格的过程,所以住房个性化装修隐含着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以及流行的住宅文化。

(三) 居住实践

装修彰显了居住者个性,但真正把一个住宅变成家,是入住以后在每天使用中磨合才完成的。居住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实践。一个人如何使用空间、如何摆放物品都是独特的,“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物品和其所暗示的习惯绘制出这个人的肖像”(21)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45.。孩子从婴儿长到少年再到青年,他/她的房间除了床和桌椅尺寸需要变化之外,桌子上的摆设、墙上的画、书架上的书在不断更新,以前喜欢挤到父母床上的小孩,忽然喜欢自己关上门呆在房间,还大声放着父母难以理解的音乐。

家中最有趣的是厨房,“一个家的繁荣首先表现在日常饮食”(22)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52.。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不同菜系需要不同食材、调料和烹饪工具,烹饪方法也差别很大。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组成了家庭,最需要调和的就是饮食习惯。在问卷调查中得知,深圳人家庭中,买菜和烹饪这些“基本的传统而乏味的”任务不再是妇女的专职,而是通常有父母帮忙、夫妻分担或者交给保姆完成。来自不同省份的夫妻可能轮流做饭,厨房就会有不同菜系和不同人做饭的痕迹,比如,妻子要做川菜,各种辣味调料就会摆在显眼位置,等到要做上海菜的丈夫掌勺时,就要把藏在柜子中的江浙菜调料摆出来,所有其他工具也调整到丈夫习惯的位置。每次换人做饭时,调整工作会重新来一遍。现代社会因为人、物、信息的自由流通,人们对于其他文化,尤其是饮食,具有更强的包容性,除了家乡饮食,深圳人愿意尝试各种烹饪。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家庭里的烹饪会慢慢磨合折中,厨房布局和物品安置会找到家庭成员都觉得舒服的方法,深圳城市文化中的多元和包容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

一个受访者告诉笔者,装修房子的时候还没有孩子,而她和丈夫很少在家做饭,所以把厨房做成了开放式厨房,跟餐厅连通,使得视觉上空间变大了,和她选定的西式简约风格很搭配。但有了孩子后,爷爷奶奶来照顾孙子,天天在家做饭,油烟味道扩散到整个房子,后来只好在餐厅和厨房之间装了玻璃和门,还换了一个强力抽油烟机。其实类似例子不少,住宅空间问题,尤其是细节问题,总是在使用之后才能发现,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家庭人口结构改变,也会需要作出一些调整,一个家总是在不断调整中更适应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需求。

开发商也越来越注重研究不同家庭结构的日常生活需求,务求在设计阶段解决更多问题,在销售阶段有更多吸引人的卖点。例如,很多消费者喜欢开放式厨房,但是中餐大多数烹饪油烟大,所以厨房不适合做成开放式。于是开发商特别设计了一种户型,厨房分成两个区域,封闭的炒菜区,与餐厅连通的开敞区域,一开始这个设计很受欢迎,但是在实际使用后人们发现,其实炒菜区是要和洗菜切菜、冰箱等其他一些功能区域连通才方便整个烹饪操作,所以住户只好把炒菜区隔断拆了,还是把分隔做在厨房与餐厅之间。后来在一些大户型设计中出现了双厨房,一个封闭中厨适用于炒菜,一个西厨与餐厅连通,主要是为了空间好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调整住宅空间和使用细节,说明住宅虽然是面积不大、功能简单的地方,但是要变成家,就跟社会、文化、人、心理等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23)Roderick J. Lawrence. “What Makes a House a Home?”EnvironmentandBehavior, Vol. 19 No. 2, March

四、社区公共空间重塑

住宅室内的空间重塑是住户个人行为,而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重塑,则是社区所有居民日常公共生活实践的结果。Pierre Mayol 把邻里定义为“被掌控的社会环境”(24)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9.和“一种居民通过公共空间私有化占有的消费物品”(25)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3.,这些对于开放街区的邻里是很好的诠释。本文讨论的居住区是有围墙和门禁的封闭社区,需要另外的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73条规定,居住区范围内的道路、绿化、公共设施、服务用房等是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说明社区相对于围墙外的城市空间而言是私人空间。因此购房者买房时已经拥有了使用这些空间的权利,而且业主还需要每个月缴纳物业管理费用于维护公共设施和空间的卫生和正常运作。住户通过购买而获得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以及服务,因此在居住社区的空间实践是一种提前支付的消费,不需要如开放街区那样居民会致力于“在最小的空间上花费最多的时间,以获得四处闲逛的可能性”(26)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3.。

另一方面,住户虽然拥有使用社区空间和设施的权利,但这是全体住户共有的,相对于私密的住宅,这是公共的空间和设施。居住社区仍然是“个人生活轨迹组成的集体组织”(27)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5., 居住区实践是“一种不成文的心照不宣的集体约定,所有居民通过语言和行为规范来了解它”(28)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6.。这些规范被Michel de Certeau称为“礼仪”(propriety),“每个居民通过遵守礼仪而融入一种集体生活”(29)Michel de Certeau,Luce Giard,Pierre Mayol. Translated by Tomasik, Timothy ,Volume2:Liv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P.19.。由设计师和开发商设计建造的物质空间对居民行为作出了基本规范,有一定约束作用,但是每个居住区因为居民不同的行为方式,形成了各具特征的“礼仪”,如同社区居民共同的签名。人们认识到一个居住区中居民的日常穿着、言行举止,占有和使用公共空间和设施的方式,在公共场合和他人交谈相处的方式,都影响了社区整体形象的建构。用受访者最直白的语言就是,“这个社区很有文化气息”,或者“那个社区的人素质不行”。“礼仪”是维护社区的隐形力量,决定了社区是否和谐文明、是否具有活力和吸引力。居民有着相近的文化素养和对居住空间有着相近的要求,就会对居住区“礼仪”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或者产生共鸣,更容易对社区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

有一位受访者谈到他已购买第二套房子,但是一直不想搬去新房。他住在现在的房子已经十七年,虽然小区环境一般且设施老旧,但是最大优点是邻居熟悉很有安全感。可见社区的安全感不仅来自物业公司的保安设备和措施,更来自居民的共同防卫。当人们对于一个社区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时,社区空间就成为了“可防卫空间”(defensible space),即居民的领域感和社区感转化为对管理良好的居住空间的责任心(30)奥斯卡·纽曼(Oscar Newman)把住户和居住区与犯罪行为和心理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他提出了可防卫空间的概念,详见孙施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337页。,不知不觉地就会对社区中出现陌生的面孔和不合理行为产生怀疑和警惕,当居民自觉地把维护社区安全作为己任时,不仅社区的安全性得到提升,社区内部的联系纽带也变得更强。

万科物业服务公司会定期进行社区调查,如果一个居民认识邻居不到十二个,公司就有责任组织活动让大家认识。由此可见,社区建构首先需要居民互相认识。在问卷调查中,60%的人表示只认识几个人,只有20%的人选择认识很多,而20%的一个都不认识。表示一个都不认识的都是暂时租住的单身居民,他们认为暂时住一段时间没必要去认识人,所以不会参与社区任何活动。而认识很多人的居民,通常是居住时间久或者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

居住时间长的因为相遇机会多,所以认识人就多,这个很好理解。有趣的是大部分人说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才认识社区其他居民,这就引出一个新问题:谁是社区公共空间的真正使用者?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深圳人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那时候深圳街头都是步履匆匆的工作人群,很少见到小孩和老人。深圳人早期买房主要关注住宅室内布局,不太关注社区空间,只要求视野比较开阔绿化较好。2018年深圳人平均年龄上升至33岁,越来越多家庭在深圳定居,孩子出生老人来深团聚。如今的住宅区一天大概是这样运作的:清晨老人在晨运(少量中青年人);七点多钟,上学的孩子和上班族匆匆赶去学校或车站,或者很多私家车开出车库;八九点开始,老人或全职妈妈或保姆,或出门买菜,或带着婴幼儿玩耍;中午老人或保姆接孩子放学,在家楼下玩耍片刻后回家吃饭;下午两点钟老人或保姆再次送孩子上学;四点多孩子放学,很多孩子在小区玩耍,老人在聊天、下棋、散步,顺便照看孩子;晚上六七点,上班族回家,很多私家车回车库;晚饭后人们出来散步,同时又有一些人(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再次出门开始夜生活。可见,真正长时间呆在居住区内、使用其中设施和空间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在居住区内多次碰面后,老人和小孩开始建立联系和交换家庭信息,再加上就近上学原则,住在一个居住区的孩子往往上同一个学校,孩子既是邻居又是同学,在家长会或散步时多次遇见后,父母因为孩子而互相认识,并以孩子名字来称呼对方(例如小明妈妈,小丽爸爸)。在每日家庭餐桌上,通过老人和孩子的描述,社区日常发生的事情得以传播。老人和孩子成为家庭代表,是家庭在居住区中联络的纽带,他们在社区中要有得体的可以代表家庭的衣着、行为和言语,因此居住区中通过老人和小孩展现的“礼仪”的背后是每个家庭的默许和默契。

在中国,赡养老人、爱护小孩、共享天伦之乐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因此随着老人和孩子增多,深圳人买房开始考虑孩子教育和老人颐养的问题,他们关注居住区是否有适合老人休闲孩子游玩的空间,是否有方便老人使用的设施,周边是否有好的教育资源等。消费者需求发生转向,他们通过使用选择权引领了住宅和社区的发展,也影响了城市中各项配套设施的配置。

结 语

本文讨论了深圳住宅和社区从建筑到社区规划和景观的迭代,深圳人不断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累经验,对住宅的认识和需求从无到有,再到建构拥有自豪感和归属感的理想家园的过程。宿舍和微利房是深圳早期主要住房形式。宿舍由单位提供和分配,微利房虽然是购买的住房,但是需要符合申请条件而且只能购买指定位置和相应的户型面积。那时候无论是市场供给还是经济能力都不能让深圳人拥有选择权。政府或用人单位通过提供既定的居住空间,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即使是在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在居住过程中还是有不同的空间使用方式,通过空间实践去重塑被规范的日常生活,获得哪怕是最低限度的个人私密空间。到了商品房阶段,市场上有各种可以选择的产品,既然需要花费大量金钱,人们理所当然地要求房子能满足各种需求,人们通过行使选择权获得适合自我的日常生活空间。虽然房子经过了设计师设计和开发商建造,但人们通过空间实践(或改造空间,或使用中贴上个性化标签,或融入集体共同创造社区礼仪),仍获得了掌控自己一部分日常生活的权利。

“住”是最基本日常生活所需住宅不仅牵涉了千万家庭的生活,还与城市中的其他设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联,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政府政策、企业发展、消费者三方角力的场域。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发声,他们的需求成为促进房地产商变革创新的动力,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居住实践值得从多方面入手做更深入的研究,这也是笔者以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网址: http://zgzzss.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4896.shtml


上一篇: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居住极限密集问题解决
下一篇: 诉讼法与司法制度论文_无障碍通行,是我们最渴望的事儿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国住宅设施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